湖南旅游,不可錯過的特產
湖南地處中國中南,是個鐘靈毓秀,人杰地靈的地方。到山川秀美、風土純樸的湖南游玩,不買上幾樣獨具地方特色的東西可是不行的。游客到湖南旅游購物,下面的東西可以去看一看。
1.湘繡:湖南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(湘繡、蘇繡、蜀繡、粵繡)之一,主要以純絲、硬緞、軟緞、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、絨線繡制而成,構圖嚴謹,色彩鮮明。湘繡的各種針法富于表現力,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,使繡出的人物、動物、山水、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。
2.菊花石雕:菊花石雕是瀏陽縣的獨特手工藝品,用生成于2億多年前的菊花石雕琢而成。此石像菊花一樣,花芯有單芯、雙芯、三芯和無芯,有類似竹葉菊、繡球龍葵菊、蒲葉菊和金錢菊花型等。雕琢藝人利用菊花石這些特點,精工雕琢,理出花瓣,添枝加葉,浮雕成叢叢菊花。近年來,突破平面造型,發展到立體多層花卉,并使人物進入這一獨特的工藝品,如雕琢成“黃巢詠菊”、“天女散花”等人物神話故事作品。瀏陽菊花石雕技藝精湛,構思非常的巧妙,是值得收藏的珍貴手工藝品。
2.苗族刺繡:苗族刺繡種類很多,從色彩上分,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繡和彩色繡兩種。單色繡以青線為主,刺繡手法比較單一,其作品典雅疑重,樸素大方;彩色繡用七彩絲線繡成,刺繡手法比較復雜,或平繡或盤繡或挑繡,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,刺繡成品色彩斑斕,栩栩如生,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。
3.苗族剪紙:苗族剪紙是苗族刺繡的底樣,但從其制作工序和成品價值來看,它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工藝品。苗族剪紙多為即興作品,一般是剪紙藝人采用剪、扎、挑手法在紙上隨意創作或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,構圖反映了苗族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心里。畫面造型生動,線條自然流暢,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。
4.苗族銀飾:苗族有一種極具審美的“銀飾文化”。苗族銀飾種類繁多,但從佩戴部位上劃分,大體可分為頭飾、胸飾、背飾三大類。頭飾有銀帽、銀盆、鳳冠、蘇山、髻簪、耳環、項圈等;胸飾有胸鏈、針筒、圍腰,外加手圏、戒指等及披肩、腰帶等。苗族銀飾大多保留著原始的韻味,許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曾經的信仰追求和生活習俗。
5.武陵寶石:“山是萬寶山,地是刮金板,樹是搖錢樹,人是活神仙”用來概括張家界的特色,恰如其分。據專家考證,慈利山區可供開采的大理石約達一點五億立方米,且品種繁多,較出名的有虎皮黃、云黃玉、條紋紅、荷花玉、晚霞紅、墨玉、桃紅等幾十個品種 。目前全縣有大理石生產廠數家,不僅產量高,而且質量好,其產品色澤艷麗、清秀高雅,線條花紋 勻稱美觀。龜紋石,石質細潤,肌理紋細潔凈,堅韌如玉,握于掌心有水滋暗涼之感,其紋脈似龜,故名龜紋石,是一種很有藝術價值的天然珍奇巖石,只要經過雕琢加工,將琢成各種造型美觀,獨具藝術特色的工藝珍品。
6.蓋牌瓷器:南岳后山腳下界牌,生產一種瓷質細膩、色澤鮮艷、圖案新穎的瓷器——蓋牌瓷。它選用白龍山的瓷泥,按色澤分有花白泥、純白泥、豬肝泥、走沙泥等數種。瓷泥的突出特點是乳白細膩,純凈無雜,光潤柔和,尤其是純白泥,就像過濾后的藕粉似的。
7.銅官陶器:銅官陶器產于望城縣銅官鎮,該鎮是全國著名的五大陶都之一,已有1000多年的生產歷史。產品有美術陶、建筑陶、衛生陶、日用陶、炻陶5大類,360多個品種。日用陶的杯、碟、盆、食品缸、三用缽等,設計新穎精巧,既實用,又美觀。
8.醴陵釉下彩瓷器:湖南醴陵市是僅次于江西景德鎮的我國第二大瓷城。醴陵生產的釉下彩瓷器瓷質細膩,造型新穎,裝飾絢麗,以其獨特的風格馳名中外,被譽為“東方藝術的明珠”。
線路名稱 --> | 發團日期 | 參考價格 |
---|